揭秘!《风林火山》真那么烂?影评人告诉你真相!

揭秘!《风林火山》真那么烂?影评人告诉你真相!

我们都在假装看过《风林火山》......

这几天最热的华语电影,当属麦浚龙导演的那部堪比“都市传说”的《风林火山》。5月17日凌晨,《风林火山》在第78届戛纳电影节“午夜展映单元”迎来了全球首映。导演麦浚龙,主演高圆圆、古天乐、梁家辉亮相首映礼。等了八年,真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所有港片迷,都想最快的速度一睹这部一票难求的电影!然而,有多大的期待,就有多大的反噬。据说,现场大量观众中途离场,影片结束后的掌声也有点稀稀拉拉。大量观众,哪怕是华人观众都表示这部电影看不懂。

豆瓣上出现了大量真假难辨的言论,其中差评都指向了“造作”“昏昏欲睡”,甚至是“烂片”。大部分权威影评只给出一二星评价。英国电影杂志《ScreenDaily》指出:“(《风林火山》)由于缺乏情感与叙事连接,观众必须花费大量的精力才能搞清楚角色关系,或是他们为什么出现在故事中,及在故事消失。这意味了很难融入这绝美的香港,导致全明星的演员表演不那么重要。”最后更指出,这部电影更适合的展现形式应该是剧集,而非电影。

面对质疑,主创们怎么讲?麦浚龙表示:“我用十年时间完成这部电影,如果观众只看一次就能完全明白的话,我觉得反差太大了。一个艺术作品会随着观众的年龄、经历,带来不同的感受。”梁家辉更是坚决说道:“希望所有观众都去电影院感受一下这部电影,看不明白的,重看一次,如果只看一次能全看明白,我不相信。因为我们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性故事。这些故事在全世界很多大城市的角落都在发生。”

这不禁更让人好奇,《风林火山》到底拍得怎么样?综合目前网上的质疑声,大致可以归类这几个问题:

一、叙事与剪辑不行影片的原始初剪版本长达7小时,最终院线版缩减至132分钟,导致大量情感线索和叙事逻辑被删减。叙事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几近沦丧。

二、形式主义影片构建了一个“反乌托邦”的架空香港,设定中大雪覆盖铜锣湾、辐射区危机等超现实元素,试图通过灰暗色调和工业美学营造压抑氛围。尽管格调拉满,但看过的观众表示虚有其表,甚至大量的特效一眼假。

三、故作高深麦浚龙试图在类型片框架内融入哲学思考,动作戏和文戏的割裂,导致既不文艺也不商业。

四、人物塑造失败角色动机模糊,人物关系混乱,女性角色显功能化。

总结起来,大家想表达的无非是麦浚龙玩砸了。说实话,这些理由其实电影上映之前,很多人可能就已经料到,甚至不需要看过《风林火山》,很多人也能脱口而出这些理由,所有人都可以假装看过《风林火山》,肆意评价它。

但是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建立在一套常规电影的文法标准上。如果《风林火山》本来就是一部非常规另类电影,那是不是意味着需要一套新的标准呢?知名影评人秦婉老师在戛纳看完《风林火山》后认可道:麦浚龙抓住了一个人人对未来仓皇无措、被动面临清算的时期,打造了一个充满末世气息、濒临崩溃的“香港”,香港一直在下雪,这本就有一种超现实意味,侧面反映出这只是一个寓言故事。

开场就是震撼的街头无差别屠杀和医院大爆炸,牵引出幕后多方角力,接下来,影片刻意留白,并不把重心放在顺叙上,而是专注于构建人物状态和暴力场面,让观众逐渐拼凑出整个事件的因果。多场动作戏均有完整的调度构建,不同的死亡方式不断刺激着感官。近乎每个人都被导演设计了或酷炫或具表现力的戏份,“麦式病态扭曲”有了充分发挥,与演员形象充分结合。各方角力各出奇招,有人暴烈有人隐忍,但一致的是,总有一种席卷一切的力量,令人无处躲藏。

原来,麦浚龙要拍的是一个寓言,一个超现实的故事。换言之,已经没有人可以阻止他在电影的世界里“肆意妄为”。《风林火山》制作费用初步估计高达4亿港元,大概率是血本无归。很多人说麦浚龙是个富二代,所以可以这么任性。娱乐圈的二代本就不少,但是能做到麦浚龙这样疯狂的,目前就只有他一个。经现场看过的观众的透露,本片已经获得了龙标,未来会在内地上映。

在那一天到来之前,一切评价都是一种“他人之言”。曾经的期待值拉满,导致观众阈值过高;如今负评如潮,也许可以给观众重新调整预期,到时更能客观评价这部电影!

换作是你会怎么做?评论区聊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