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卓易信息研究报告:国内稀缺AI编程平台+固件龙头,双轮驱动、前景广阔

2025年卓易信息研究报告:国内稀缺AI编程平台+固件龙头,双轮驱动、前景广阔

公司概况:深耕云计算设备核心固件,国内 BIOS/BMC 领军企业

1.1 公司专注云计算固件技术,处于行业领军地位

卓易信息成立于 2008 年,十余年专注于“自主、安全、可控”的云计算产业链业务。主 要业务是为 CPU 和计算设备厂商提供服务器、PC、笔记本电脑等计算设备核心固件的开发 及固件产品销售;为政企客户提供端到端的云产品及云服务;为企业级数据库应用提供集成 化开发工具(IDE)。 1)云计算设备核心固件:公司在固件市场深耕多年,旗下全资子公司百敖软件是国内 领先的 BIOS 和 BMC 固件开发企业,是负责产品研发和销售的业务主体。卓易信息 是国内少数掌握 X86、ARM、MIPS 等多架构 BIOS 技术及 BMC 固件开发技术的厂 商,是中国大陆唯一、全球四家之一的 X86 架构 BIOS 独立供应商。持续与英特尔、 华为、联想、浪潮、兆芯、阿里、新华三、宝德、中科曙光等知名厂商开展技术及 业务合作。 2)云服务业务:公司云服务业务主要面向政府、企业等客户,采用公司云平台架构, 为客户提供定制化开发或标准化应用软件产品、软硬件整体解决方案,同时提供配 套计算资源租赁、运维等服务。公司云服务业务根据应用场景可细分为政企云和物 联网云业务。 3) 集成化开发工具(IDE):主要为大型政企客户、独立软件开发商(ISV)和中小企业 提供集成化开发工具(IDE)及相关应用跨平台移植和技术咨询服务,客户主要分布 于北美、欧洲和亚洲,产品最终主要应用于金融、医疗、政府、软件等行业。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谢乾、王烨夫妇,股权结构相对集中。公司董事长谢乾是国家重点人 才,核心技术人员拥有英特尔、IBM、华为等行业龙头从业经历,具备深厚的 BIOS 和 BMC 固件开发经验。董事长谢乾为公司控股股东,截至 2024 年三季报,谢乾直接持有公司 42.35% 股份;中国银行华夏行业景气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宜兴中恒、沃九华分别为公司第二、三、 四大股东,分别持有 4.67%、3.25%、1.44%。

1.2 公司财务分析

公司业务规模稳步增长。2023 年公司总营业收入为 3.20 亿元,同比增长 13.55%,2019- 2023 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8.48%,公司收入增长主要来自固件业务的贡献,固件业务下游需求 和出货量持续增长。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2.43 亿元,同比增长 4.53%。 2023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0.56 亿元,同比增加 10.11%;扣非净利润为 0.06 亿元,同比 增加 110%,一方面得益于报告期营业收入增长带来更多的毛利润;另一方面,报告期内公 司持续加大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加速货款回笼。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0.2 亿 元,同比减少 62.84%,主要系报告期内投资收益同比下降所致。

分业务来看,云计算固件收入占比持续提升。1)收入方面,2023 年云计算设备核心固 件、云服务收入分别为 1.43、1.1 亿元,其中云计算核心固件收入快速增长,2019-2023 年 复合增速达 18.58%,收入占比由 2017 年的 28.51%提升至 2023 年的 44.80%。2023 年 6 月公 司并表爱普阳科技 52%股权,新增 IDE 业务(PB)收入 0.48 亿元。总收入增加使得固件收入 占比略微下降。 2)毛利率方面,2023 年云计算核心固件、云服务毛利润分别为 0.61、0.59 亿元。

近些年公司人力成本上升导致毛利率有所下降。2023 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 46.16%,较 前些年有所下滑,主要原因为软件技术人员用工成本增加,导致管理费用增加。云计算设备 核心固件、云服务毛利率分别为 42.64%、53.35%。 公司整体费用控制得当,管理费用有所增加。2023 年公司三费合计 1.35 亿元,同比减 少 3.57%。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分别为 0.07、0.63、0.65 亿元,同比变化-27.51%、 61.74%、-28.43%。管理费用增长较大主要因公司人力成本增加,员工薪酬增加所致。

IDE 业务:国内稀缺低代码编程平台,产品未来想象空间较大

2.1 公司收购艾普阳科技,前瞻布局应用程序开发领域

公司于 2023 年 6 月、2024 年 9 月分两次完成了对艾普阳深圳的收购,目前艾普阳深 圳为公司全资子公司。艾普阳深圳主要提供集成化开发工具(IDE)。IDE 是用于提供程序开 发环境的应用程序,一般包括代码编辑器、编译器、调试器和图形用户界面等工具。公司目 前服务全球超过 3000 家客户,主要分布于北美、欧洲和亚洲,产品主要应用于金融、医疗、 政府、软件等行业。2024 年 9 月公司通过自有基金收购艾普阳科技少数股东 48%股权,交 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艾普阳科技 100%的股权。 公司是国内较少的专业 IDE 工具软件开发商,具备较高稀缺性。公司早在 2017 年取得 PB 源代码及后续产品开发及销售的授权,该专利目前为全球实质性唯一授权。用户更换到 不同 IDE 需要较大成本和风险来重写系统,该性质使得公司 PB 产品没有直接替代品。 艾普阳科技自 2017 年获得 SAP 授权,开始基于 PowerBuilder 集成开发环境的进一步 研究和开发,为 PowerBuilder 用户提供便利的开发环境。目前主要产品包括 PowerBuilder、 PowerServer 及其配套工具: 1)PowerBuilder 是一个可视化、多特性的数据库集成开发环境(IDE),全球有过万家 企业在使用 PowerBuilder 开发和维护关键企业应用。 PowerBuilder 基 于 PowerScript 语言,支持面向对象技术,保证应用程序的可靠性。其主要特色为数 据窗口功能,能够直观方便地对数据库进行各种操作,适用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2)PowerServer 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基于 PowerBuilder 进一步开发的应用软件,可 以低成本地将 PowerBuilder 开发的客户端服务器(C/S)架构的应用软件自动转换 成多层云结构,将原程序自动部署到云和.NET 框架,外部用户只能间接访问数据 库,保证了数据库数据安全性。

公司 IDE 工具开发主要在细分市场展开竞争: 1)对于 PowerBuilder 系列产品的竞争产品主要为微软公司的 VB、VB.NET,barcacero 公司的 Delphi 等产品。PowerBuilder 的市场相对独立,主要服务于一开始就使用 PowerBuilder 进行软件开发的用户,客户选定一种开发工具环境后,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 和技术,转换成本较高,所以公司与上述竞争品市场交集较少; 2)而对于 PowerServer 系列产品的竞争产品为 Ispirer 公司的 MnMTK、Mobilize.Net 公司的 WebMAP 等。相较于竞争产品,公司的 PowerServer 具有能将原应用自动迁移并 部署到云端的特点,该优势有效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 公司目前 IDE 业务主要收入来自于 PowerBuilder 系列产品,PowerBuilder 作为成熟 的用于快速开发客户端软件的开发工具,公司持续对其进行版本更新,解决 PowerBuilder 的集成性、云访问等核心痛点,并基于 PowerBuilder 的开发经验,研发出将 C/S 应用转换 成云原生应用的系统迁移解决方案(PowerServer 产品)。

2.2 公司自研低代码 IDE 平台 SnapDevelop,产品想象空间较大

2024 年上半年,公司正式发布 SnapDevelop 2025 GA 版本,是一款低代码集成开发 环境(IDE),旨在帮助开发者快速开发云原生应用,同时满足企业信创研发需求。目前该产 品已经具备完整的.NET 云原生应用开发能力,可替代国外主流商业开发工具(VisualStudio、 Rider)的同等功能。 SnapDevelop 平台是基于 PowerBuilder 产品线的成熟模块和成熟的开发经验演化而 成,同样具有稀有性和不可替代性。 SnapDevelop 的低代码属性使得开发效率提升 2-3 倍。SnapDevelop 具备全面可视化 设计、自动代码生成、AI 辅助业务开发、高效 API 测试等功能,让用户可以快速完成页面、 服务、API 以及数据访问的设计等,将开发速度提升至传统方法的 2-3 倍,让复杂项目快速 成型。

SnapDevelop 的功能: 1)全面可视化设计:SnapDevelop 提供从页面布局到 API 定义的全方位可视化设计 工具,让开发者能够直观地构建应用。 2)自动代码生成:根据可视化设计器的配置,SnapDevelop 能够自动生成实体、模型、 服务及 API 代码,繁琐的日常编码工作被大幅度简化,用户只需专注于业务逻辑的 处理。 3)AI 辅助业务开发:集成了 ChatGPT(海外用户支持),无需离开集成开发环境(IDE) 即可轻松使用优质 AI 服务,全面提升编码效率。例如提供精准的代码建议,添加 代码注释,代码诊断与优化等。 4)高效 API 测试:内置的 Web API 测试工具和 Mock Server 功能,使得 API 调试和测 试更加高效,无需依赖外部工具。

根据公司公告,全球有超过 600 万的.NET(C#)开发人员,有超过 100 万家企业在使 用 ASP.NET。根据微软 Visual Studio 的定价,个人订阅 540 美元/每年,企业订阅 3000 美 元/每年,取平均数 1770 美元/每年。根据测算,潜在市场规模为 106.2 亿美元,折合人民 币为 773.8 亿人民币。

公司的低代码 IDE 平台在全球相比竞争对手有开发效率优势。目前全球已经投入市场 的商业.NET IDE 仅三个:微软公司开发的 Visual Studio,JetBrains 公司开发的 Rider 以及 Visual Studio for Mac。同样,公司推出的低代码开发平台可将开发速度提升至传统方法的 2- 3 倍,相比传统 IDE 平台有开发效率优势。虽然微软的 Visual Studio 可接入 GitHub Copilot 和 IntelliCode,支持低代码工具集成,但不属于低代码平台,理论上开发效率不及公司产品。 此外,艾普阳科技具有全球市场的销售渠道,主要客户分布在北美、欧洲和亚洲,在全球市 场的拓展中,会与微软等公司产品产生竞争。公司将延续现有 PB 产品的推广模式,共享全 球的客户群体及营销网络,采取符合当地工程师习惯的试用以及推广方式来拓展产品市场。 目前 SnapDevelop 2025 GA 版本现阶段面向全体用户免费开放,所有功能均支持免费使用, 处于试用阶段,未来有望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 国内稀缺低代码 IDE(AI 编程)提供商,有望受益于国产化替代。根据《中国云计算产 业发展白皮书》提供的数据显示,到 2023 年中国政府和企业上云率将超过 60%,应用上云 需对应用进行改造或重写,而.NET 云原生应用目前已成为云应用开发领域的主要标准。目 前国内外缺乏支持国内云平台的 IDE 产品,SnapDevelop 具备完整的.NET 云原生应用开发 能力,可替代国外主流商业开发工具(VisualStudio、Rider)的同等功能,能有效填补国内 软件在此领域的空白。公司之所以可以推出自研的 SnapDevelop 平台,是由于此前拥有多 年 PB 及 PS 平台的开发经验,IDE 对于新进入者而言门槛极高,故公司在国内具备较高稀缺 性。对于国央企而言,有望在国产化替代加速推进的浪潮下逐步转向国产 IDE 平台,公司有 望受益。

IDE 的存在有必要性,大模型的辅助开发功能不能替代 IDE。大模型可以辅助编程,提 高效率,但是在专业性和精度上有所欠缺。在专业用于评估代码生成模型的 Human Eval 和 MBPP 的测试中:仅有 Claude 3.5、通义千问、GPT-4o 精度在 90%以上,而且在不同的运行 中结果会有偏差,并且在模型使用成本上相较于专业的 IDE 平台更高。大模型类提供代码生 成与补全功能;而 IDE 是完整的开发环境,提供完整的代码编辑、调试、测试、项目管理功 能,是代码开发与管理的平台工具。公司的低代码 IDE 平台,本质上是专业编程平台,可以 满足复杂和精准开发需求,具备较高的不可替代性。

固件行业:市场需求高增长,国产固件迎发展良机

3.1 公司固件业务具有高壁垒,公司在国内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

公司的云计算设备核心固件业务包括两部分产品:BIOS 和 BMC 固件。

1)BIOS 固件产品

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固件,是一组固化到计算设备主板上一个存储芯片 中的系统程序,它对于计算机系统正常初始化、启动和操作系统引导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是实现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等关键功能的关键环节。BIOS 主要应用于 PC 端(含台 式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服务器中、各种类型的物联网(IoT)设备中。 BIOS 是计算设备软硬件连接的桥梁。按照计算机的启动过程,BIOS 主要功能包括:1) CPU/内存初始化;2)I/O 芯片及系统总线初始化;3)外围设备初始化;4)附加功能初始 化;5)操作系统启动。总结来看,BIOS 能够保护、设定硬件并提升性能,在完成硬件自检 和初始化之后,可以引导操作系统启动,是计算设备软硬件连接的桥梁。

2)BMC 固件产品

BMC 固件是一组固化到服务器主板上一个存储芯片中的系统程序,是服务器的基本核 心功能子系统,负责服务器的硬件状态管理、操作系统管理、健康状态管理、功耗管理等核 心功能,可以实现对服务器的远程监控,几乎对整个服务器系统有完全的控制权,是服务器 和云计算产业的核心共性技术。公司 BMC 固件产品主要分为国产服务器平台 BMC 固件、 通用服务器平台 BMC 固件。

PC、服务器和 IoT 等云计算所需的计算设备均需要安装 BIOS 固件,而服务器还需安装 BMC 固件以配合 BIOS 固件工作。因此,BIOS 固件和 BMC 固件的出货量和 PC、服务器和 IoT 设备的出货量直接相关。

(1) 全球服务器市场

根据 TrendForce 集邦咨询相关数据,2023 年全球服务器出货量同比下降 6%,预估 2024 年全球服务器整机出货量约 1365.4 万台,年增约 2.05%。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公司每台 X86 架构服务器 BIOS 固件及 BMC 固件 200-300 元人民币的行业水平。按照平均价格 250 元测算,服务器固件市场空间可达 34.14 亿元。

(2) 全球 PC 市场

根据 Gartner 数据统计,2024 年全球 PC 出货量为 2.45 亿台,较 2023 年增长 1.3%。根 据公司招股说明书,公司每台 X86 架构 PC 的 BIOS 固件 10-15 元人民币的行业水平,按照 平均价格 12.5 元测算,相关市场规模可达到 30.63 亿元。 全球 BIOS 和 BMC 固件合计的市场规模约为 65 亿元人民币左右。 此外,根据 IoT Analytics 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 年全球物联网连接设备数量增长 17%, 达到 143 亿台。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IoT 设备由于种类多、技术开发难度不同,其 BIOS 价格也不同,但整体价格低于 PC 的 BIOS 固件价格。考虑到其海量的出货量,市场空间较 大。

(3) 国内服务器和 PC 固件市场测算

国内固件市场规模情况测算:1)根据中商情报网数据,预计 2024 年中国服务器出货 量将达到 455 万台。按照公司招股说明书中每台 X86 架构服务器 BIOS 固件及 BMC 固件 200-300 元人民币的行业水平,取平均价格测算,中国服务器固件市场空间可达 11.38 亿 元。2)根据观知海内信息网数据,预计 2024 年中国 PC 出货量为 7473 台。按照公司招股 说明书中每台每台 X86 架构 PC 的 BIOS 固件 10-15 元人民币的行业水平,取平均价格测算, 中国 PC 固件市场空间可达 9.34 亿元。 中国 BIOS 和 BMC 固件合计的市场规模约为 21 亿元人民币。

3.2 公司固件业务具备竞争优势,在国内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

BIOS 固件行业进入具有较高壁垒。1)BIOS 产品的核心部分代码内容大量涉及具体的 芯片和硬件电路参数而不是计算逻辑,了解并掌握 BIOS 核心代码相当困难。2)BIOS 和 CPU 厂商合作紧密,CPU 更新换代快 BIOS 工程师具有培养周期长、培养投入大的特点, 导致了全球 BIOS 工程师人数规模较小且主要集中于四大 X86 架构 BIOS 供应商。3)与下 游厂商的适配周期长,从开始适配到大规模量产阶段需要数年时间。 BIOS 固件和 BMC 固件受 CPU 架构影响,可分为主流 X86 架构和非 X86 架构。 目前英特尔的 x86 通用服务器市场全世界主要 4 家授权商,而公司是大陆地区唯一一家英 特尔主要授权商。 Intel 授权的 X86 架构的 BIOS 独立供应商全球有四家,分别为美国 AMI 和 Phoenix、 台湾 Insyde,以及本公司。与 AMI 等老牌固件厂商相比,公司的起步时间较晚,在国际市 场的业务覆盖区域及市场占有率上有一定差距,但随着公司近年持续增强的研发投入和技术 积累,在技术上已经实现了固件主流功能的国际并跑,国际市场占有率也在逐年提升。

公司固件服务形式包括:1)向客户提供固件得技术及开发服务,提供解决固件技术或 完整固件代码;2)向客户销售固件产品(固件授权使用费)。

非 X86 的需求主要在信创市场,在国产非 X86 架构的 BIOS 固件和 BMC 固件市场上, 公司是少数具备多架构开发能力的厂商,该市场呈现双寡头垄断格局,国内主要竞争对手只 有一家——昆仑太科,其收入体量与公司相当。 昆仑太科成立于 2005 年,专注于国家信息基础设施领域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致力 于为党、政、特殊行业等关系国家战略安全的核心领域,以及金融等重要行业,提供自主的 昆仑固件系列产品和以应用软件第三方测评为主导的信息系统质量保障服务。公司主营业务 目前主要包括固件业务和软件测评业务两大板块。 昆仑太科的 BIOS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广泛应用于主流国产处理器平台的服务器、终端、 移动设备和嵌入式设备,已在党政领域和关键行业推广使用;昆仑 BMC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全面支持 IPMI、RedFish、SNMP 等行业标准协议,支持主流商用 BMC 芯片以及国产 BMC 芯片。同时,BIOS/BMC 产品均拥有一套自动化测试工具,实现稳定无人值守测试。 2021 年昆仑太科实现收入 1.28 亿元,归母净利润 0.43 亿元。其中固件业务收入 0.9 亿 元,占比 70.3%;软件测评业务收入 0.38 亿元。公司整体毛利率为 67.43%,固件业务毛利率 为 89.17%。

技术进步+国产化替代,公司在国内固件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在国内非信创市场,依靠成本优势提高市场份额。相较于海外竞争对手,随着公司近年 持续增强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差距已逐渐缩小。且公司较境外公司在人力成本、本地化 服务上具备优势,已为 Intel、华为、联想、浪潮等主流大厂供货,未来有望持续加大国内市场 份额。且可随国内厂商出海。 在信创市场,充分收益于信创加速推进。2020 年以来,在党政办公应用替换全面推广 带动下,信创迎来规模化发展元年,我国信创产业逐步进入“2+8+N” 落地节奏。截止目前, 党政+8 大行业已全面开启信创替换,2025-2027 年信创有望加速推进,固件迎来国产化替 代重大机遇。 公司全资子公司百敖软件自 2006 年成立以来就一直深耕固件研发领域,是中国大陆获 得英特尔商业授权的独立 BIOS 供应商。公司是国内少数掌握 X86、ARM、MIPS 等多架构 BIOS 技术及 BMC 固件开发技术的厂商。

公司前瞻布局国产芯片领域,技术上已完成主流国产芯片全适配。公司一方面可以为国 产 X86 架构服务器提供 BIOS 固件产品,同时也可为其他非 X86 架构提供 BIOS 固件产品。 在国产化方面具备竞争优势。公司独立研发的固件框架平台 ByoCore2.0 可以用一套代码框 架和工具链来支持国内外所有主流 CPU 芯片;同步推出的 ByoCoreBMC 基于最新的 OpenBMC 版本,用一套代码支持目前主流的 BMC 芯片。

2023 年度,百敖软件搭载 ByoCore 2.0 的产品,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较大的突破。在 广度上,不但继续支持海光、鲲鹏、兆芯、飞腾、龙芯和申威等国产成熟芯片厂商在 2023 年新推出的 CPU,也已经落地在采用 ARM 最新架构的诸多新兴厂家的产品中。2024 年上半 年,公司利用 LLM 模型,探索 AI+BIOS 模型,显著提升了开发效率,并计划在技术成熟后, 将其合并到 ByoCore,进行产品升级(ByoCore3.0)。 随着信创产业行业端不断推进,国产固件行业未来放量可期,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充分受 益于近年来在国产芯片厂商和计算机设备厂商上的前瞻布局。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