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十八间,则是在现在的浦东源深路一带。这些阿混与他人的对话颇有趣味,前几分钟讲上海话,接下来又是一阵带有浓重苏北口音的方言,偶尔夹杂着几句地道的浦东话。十八间的阿混在这三处流氓窟中,最为好斗,也最具勇气,毕竟他们需要与对面的虹口、杨浦的势力较量,抗争在所难免。
贰 长宁
我记得1980到1990年代的上海,东长宁这个地方还算是比较平静的。尤其是新华路街道一带,几乎没有什么大规模的冲突。即便是天山新村周围,偶尔也有些小冲突,但总体上还是安稳的。真正乱起来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中山公园周围。例如沪杭铁路旁的三泾南宅、三泾北宅、西新街、苏家角、周家桥以及中山公园东边的长宁路427弄。
如果要说哪个地方的流氓最有“战力”,那肯定是长宁路427弄的那些人。老上海都知道,三官堂桥禽蛋市场一带的利润相当丰厚,各方势力都想插手。长宁路427弄的人利用地理优势,掌控了三官堂桥周边的经济命脉。然而,利益总是让人盯上,周边的三泾南北宅、西新街的流氓,甚至普陀区的流氓也都想分一杯羹。为了争夺这些丰厚的利益,427弄的流氓们与其他地方的势力不断冲突,长宁的强大战力正是在这些冲突中得以磨砺。
后来,随着明珠线的建设,沪杭铁路周边的一些老流氓窟被拆迁,那些曾经的“江湖人物”也搬到了北新泾一带。
叁 闵行
在这篇文章中提到的“闵行”,是指1992年,老闵行与上海县合并后的新闵行。合并后的闵行面积大,北至华漕,南到浦江镇,甚至横跨江面,地域广阔。正如那句老话所说,当时的闵行并非那些恶徒聚集的地带,更多的是由于民间利益的争斗,使得一些地方气氛火爆、冲突频发。
说到闵行的流氓窟,最不能不提的便是七宝镇的九星村一带。1990年代中后期,随着建材市场的兴起,各路势力蜂拥而至,看准了这一带的高利润。毕竟哪里有高利润,哪里就有江湖的纷争,水深的地方总是暗藏波澜。
在九星村周边的建材市场还没建成之前,七宝就是上海各路捉秋虫的势力争夺地。每年的夏末秋初,市区的捉蟋蟀团伙与七宝本地的联防队、菜农之间的矛盾经常引发冲突。有时你能看到他们在街头争执,甚至上演肢体冲突。七宝的财富在当时是上海数一数二的,而在1990年代中期,每到夏秋季节,四面八方的势力都会涌入这个市场,争斗不断。
此外,闵行的吴泾地区,曾是上海市区的一块飞地,聚集了大量来自苏北的产业工人。而老闵行的闵行老街(如今的江川路北街)则是当地阿混的活动中心。由于出身和背景的差异,这两方的势力经常发生摩擦,尤其是在他们各自的地盘交界处,时常有小的冲突发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